嘉应学院医学院2022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指南

时间:2022-01-10

为切实做好2022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工作,根据省、市、区、校有关工作部署及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现将新学期学生返校相关安排通知如下:

一、返校条件

(一)身处低风险地区并符合以下情形的学生可正常返校:

1.近14天内身体健康,无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等症状,持有“健康绿码”,并在健康申报系统持续申报健康状况。

2.近14天内未接触确诊/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3.近14天内无国外及境外旅居史、无中高风险地区、陆地边境口岸城市旅居史。

4.未接触过近14天内从国外及境外返回人员。

5.一同居住等密切接触的人员符合上述4个条件。

不能同时符合上述5项条件的,待条件符合后再申请返校。

(二)中风险地区人员或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原则上暂缓返校,如因特殊原因确需返校须向所在系部提出书面申请并报学院疫情防控办审批后方可返校,返校时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提前3天将返校时间、14天内旅居史等相关信息向所在系部报告,返校后须进行14天集中健康观察。

(三)高风险地区人员或近14天内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暂不返校。

(四)梅州市外学生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校。

二、返校批次及时间安排

第一批:2022年2月19日,2018级(梅州市人民医院临本教学点)临本、2020级学生。

第二批:2022年2月20日,2019级、2021级学生。

同学们原则上须在规定时间内返校,如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返校的,请提前与辅导员或班主任联系。确因特殊原因需提前一至两天返校的同学,需向班主任说明情况,由班主任→学生科→防控办申请同意后方可入住宿舍。

三、注意事项

(一)填报个人健康信息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冠疫情防控相关部署要求,所有学生返校前必须做好“粤康码”和“行程卡”的申领。原则上,申领后需在返校前14天连续每天在“粤康码”上填报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和旅居史信息。

(二)自备个人防护用品

学生返校前应自备口罩、洗手液、防护手套、酒精湿巾、体温计(仪)等防疫物品,但严禁带消毒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

家庭经济困难和因特殊原因无法购置口罩等防疫物品的,请及时与辅导员或班主任联系,学院将提供必要的帮助。

四、返校途中的防护

(一)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乘坐私家车返校,但车辆和亲友不得进入校园,所有车辆在校门口即停即走。

(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随时保持手部卫生,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或部位,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水下洗手,或者用免洗洗手液擦拭消毒,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三)尽量选择楼梯步行或扶梯,并与他人保持 1 米以上距离。避免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逗留。

(四)若乘坐公共交通时间较短,建议启程前用餐。如路途较远,在用餐前要洗手,并尽量用自带的食物或饮品。

(五)妥善保存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票据信息,详细记录途中乘坐的车次(航班)和座位号,出租车(公交车)车牌号和时间、地点等信息,以便备查。

五、进入校园流程

根据学院防控工作要求,进入校园前需注意以下事项:

(一)核对身份信息

进入校园时,需核对学生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学生证)。无证件的学生需提前向辅导员或班主任报告,由辅导员收集后经系部领导签名盖章送学生科,经学生科汇总盖章后,报送无证件学生名单至保卫科备案。

(二)查看个人“粤康码”和“行程卡”

进入排队通道时,请用手机打开“粤康码”和“行程卡”,持有绿色健康码及绿色行程卡的学生可正常通行,持有红色、橙色健康码或红色、橙色、黄色行程卡的学生需要到临时隔离点报到,并第一时间联系辅导员老师或班主任。

(三)体温测量

按规定路线,间隔1米以上排队,依次接受体温检测。体温异常者(≥37.3℃)立即从隔离通道进入“复检测区”短暂休整后(行李物品带到指定位置进行消杀),再次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复测正常则可进入校园;如复测仍不正常者,须进入临时隔离点,服从医务人员管理安排。

(四)返回宿舍

入校后直接返回本人宿舍,不得进入其他宿舍楼和其他宿舍。学生进入宿舍后,应及时在班级微信群告知班长已安全返校,并及时告知家长已安全到校。同时,开窗通风,清洁宿舍及做好宿舍卫生。

六、校园管理

(一)外出报备制度

按照“非必要,不外出”的原则,学生返校后原则上不得离校外出。特殊情况需离开校园者,须经过“系部(因事)、医务室(因病)—学生科”逐级审批后方可离校。离校外出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二)每日健康监测

实行学生体温自我检测和健康信息报送制度。按照学院的晨、午、晚检工作要求,每位学生须自觉进行体温检测,并如实按班级—系部学工办—学生科逐级报送。严格落实早、中、晚“一日三报告” 和晚点名制度,并按时健康打卡。

(三)宿舍管理

1.实行体温监测和健康管理,持身份证或学生证等有效证件实名验证出入学生宿舍,并佩戴口罩。

2.严禁夜不归宿、私自调换宿舍。宿舍之间不得串门,楼栋之间不得互访;严禁接受非本宿舍人员探访,严禁留宿非本宿舍人员,谢绝外人来访。

3.每日保持勤通风。宿舍每日至少通风3 次,每次达30分钟以上,积极整理好宿舍内务,维持宿舍整洁干净。

(四)膳食管理

注意饮食、饮水安全,尽量少点或不点外卖、不吃生冷食物,避免感染春季流行病、诺如病毒等的情况发生。建议学生分散用餐或错峰用餐,餐前、餐后按规范进行手部清洗。

(五)公共场所管理

参加室外运动时,应选择空旷人少场地,不建议佩戴口罩,保持人与人之间距离,不要聚集、扎堆。尽量不使用室外器材等设施,如要使用,应做到用前、用后要洗手,做好个人防护。

(六)不得组织聚集性活动

疫情防控工作的形势不容松懈,应克服麻痹思想,不能有松劲的心态,尽量减少各类聚集性活动,勤洗手、多通风,降低疫情发生风险。

七、应急流程

(一)宿舍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流程

1.晨、午、晚检发现体温≥ 37.3℃或伴有干咳、乏力、呕吐等不适症状的学生,第一时间报告给辅导员、班主任和值班人员,班主任指派专人给病例学生戴上学院准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各栋宿舍值班室领取),与其保持一米距离引导到医务室发热病人临时隔离点就诊,由医务室后续跟踪处置病例,同时按相关要求上报。

2.同宿舍人员必须暂时留在原宿舍,直至班主任接到医务室医务人员作出预判解除通知为止。

3.总务科组织人员对相应的地方进行消杀。

普通发热学生诊病后须留在学院学生宿舍隔离室,至接到医务室出具的《解除医学观察书》方可回就寝宿舍。

(二)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流程

1.发现体温≥ 37.3℃或伴有干咳、乏力、呕吐等不适症状的学生,立即给学生戴上学院准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指派专人与病例保持一米距离引导到医务室发热病人临时隔离点就诊,同时拨打医务室电话(2298196)。

2.总务科组织人员对相应的地方进行消杀。

祝愿全体同学春节愉快,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2022年1月10日